梅州回收废二氯甲烷当场结算
事故发生后大约10-15分钟,手指的受伤情况:受伤者立即离开化学楼,被送往医院(步行距离)。事故发生近2小时后,受伤者的手指看起来发紫,周围组织有坏死的嫌疑:在医院候诊室里,受伤者手指开始感到酷热,以至于再也不能移动手指。在一名外科医生对伤口进行评估后,决定立即进行紧急手术。手术持续了将近2小时。外科医生清除穿刺伤口周围的死肉,并对该区域进行严格的清洁,以减少随后和坏疸的可能性。并从受伤者手臂上取下一块皮肤移植到伤口上。
梅州回收废二氯甲烷当场结算
传统工艺无法达标处理根本原因:工艺匹配性差,缺少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过渡处理工艺。三效覆叠VOCs废气处理工艺,由压缩冷凝+膜+吸附 组合工艺在中浓度VOCs区间,通过膜单元实现从高到低浓度区间的过渡,完成VOCs尾气达标排放。50-10000m³/h二氯甲烷废气风量,浓度>2%废气参数进气浓度范围(ppm)压缩冷凝膜装置出口 (ppm)吸附装置出口(mg/m³)二氯甲烷(DCM)>25000800-5000<20
梅州回收废二氯甲烷当场结算
低温冷凝法是利用二氯甲烷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关系,降低温度至二氯甲烷沸点以下,使其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工艺。该工艺对于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废气具有良好的回收效果,但冷凝不彻底,仍然会有较高浓度的废气排出。溶剂吸收法是利用二氯甲烷的高溶解性,选取其它高沸点的有机溶剂将二氯甲烷废气吸收后,再精馏回收出二氯甲烷的工艺。该工艺处理效率偏低,溶剂吸收不充分,且吸收剂本身也会挥发产生二次污染。
梅州回收废二氯甲烷当场结算
二氯甲烷是不可燃的低沸点溶剂,用途十分广泛。由于其沸点低,在工业生产中很容易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和原材料损耗。现有的废气中二氯甲烷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冷凝法、溶剂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冷凝—溶剂吸收法。冷凝法是将废气冷凝到二氯甲烷沸点以下或更低,使二氯甲烷由气态凝结成液态加以回收。溶剂吸收法是用较二氯甲烷沸点高的溶剂来吸收废气中的二氯甲烷,再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二氯甲烷和溶剂。活性炭吸附法是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来吸附废气中的二氯甲烷,再通过解吸来回收二氯甲烷。冷凝—溶剂吸收法是冷凝法和溶剂吸收法的组合工艺。上述方法应用时,回收效率均较低,如何提升二氯甲烷的回收效率,这成为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现今没有相应的工艺,也未见相关的报道。